2015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 教师该如何做好保险规划
导读:2015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据悉,教师工资改革使公办教师与公务员之间以及公办教师群体内部的工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优质师资收入明显下降。改革后学校的经费支配自主权普遍下降,教师收入的调节能力和激励机制的设计能力被削弱。
2015年年初,中央政府着手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薪酬体制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公务员和教师的基本工资标准有所提高,社保体制并轨的改革也全面启动。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较为普遍地提高了公务员和教师的津补贴水平。
在新一轮的教师薪酬体制改革中,建议决策部门不应继续强化过往的政策思路,而有必要考虑对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进行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增加地方政府和基层单位的自主权以及工资水平调整的灵活度。
首先,基本工资标准管控权可以考虑以省级统筹体制为基础向地方分权。同时,薪酬内部结构如基本工资与津补贴比例的调整权也下放到地方,并增强基层单位负责人对津补贴和奖金发放的自主权限。
在分权的架构下,中央政府的监管目标侧重于对地区间的总体薪酬差距进行“限高、托低、稳中”的调控,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例如,如果某省部分县市的教师工资水平与省会城市差距过大,则中央财政将扣减对于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或者税收返还,直接补助给相关县市。
其次,教师与公务员工资的挂钩机制在短期内很难取消,但可以做软化处理,这需要通过增强基层事业单位的经费自主权来实现。第一,政府要区分哪些公共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哪些不是,对于已经超出了政府财力保障范围的公共服务,可以容许学校通过多渠道筹资来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第二,对于尚保留的学校收费项目(如高中阶段的学费),应当赋予学校一定的自主定价权,以实现收费标准和学校教育质量之间的市场化关联;第三,公办学校对于公用经费和事业性收入应当具有一定自主支配权,用以对教师的收入进行微调。
一种观点强调,公办学校开设收费项目或者提高收费标准,将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情绪,诱发新的不稳定因素。而事实上,学校所面对的社会压力主要是源于学校安全事件,而并非收费问题。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增强学校对于教师收入的调节能力和激励机制设计能力,也可以扭转“绩效工资不绩效”的被动局面,反而有利于减缓教师群体的不稳定因素。
最后,保留学校对于薪酬水平的微调权,也为上级行政部门从宏观上调整工资标准提供了一扇观测窗口,否则基于工资调查的正常增资机制很难操作。对于决策部门来说,调整基本工资和津补贴标准需要综合考虑来自工资调查的市场信息以及基层单位的意见和诉求。学校对于教师收入的微调信息有助于决策部门判断工资调标的真实压力变化。比如,当课时津贴、班主任津贴的上浮频率快于绩效奖金,且类似现象在多个地区的学校同时出现时,就说明基层调薪的压力在积累。
老师因为要板书需要抬高手臂,长时间保持这一姿势,肩部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就易劳损,导致肩周炎;长时间的讲课声带疲劳过度、边缘充血而导致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成为老师的又一大烦心事;老师长时间站着讲课容易造成腿部浮肿、静脉曲张;由上课写字、擦黑板带来的“粉笔综合征”也已成为广大老师的头号健康隐患。尽管无尘粉笔、防尘黑板擦正在推广,而且不少新发明也在进行中,但多数老师还在使用传统粉笔,因而粉笔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综合征给老师健康带来隐患。另外,老师长期伏案批改作业、备课时间较长,容易导致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久而久之演变为颈椎退化性关节炎,严重时肩膀、背部出现无力感,甚至头痛。
经受健康隐患煎熬的老师需要为自己的健康购买一份保障,专家建议老师群体应从商业保险考虑入手,转嫁风险。
一是、补充门诊医疗报销,因疾病或意外产生的门诊治疗费用,可以参保商业保险的补充医疗给予报销,因普通商业门诊保险,个人参保只有高保费的高端医疗才有此保险责任,建议同校的教师团体来投保补充医疗,满20人以上就可以承保),弥补社保医保门诊不足的部分。
二是、补充住院医疗报销,因疾病或意外住院产生的治疗费用,报销社保未报销部分包括自费药,两个保险的结合,治疗费用个人基本上不需再掏钱。
三是、重大疾病保险,凭疾病诊断证明进行赔付,与社保大病保险报销无任何冲突,选择重大疾病保险时,建议选择含有重大疾病早期保障的产品(如:原位癌等)。
四是、寿险保障,建议保障额度是(房贷、家庭生活费、孩子的教育费等未来费用的总和),保障额度随着负担减轻而递减。建议定期寿险与长期寿险相结合比较好。
五是、补充养老保险,自己每年存一部分钱,到养老时每年额外领取一笔养老金,补充社保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