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佬眼光老辣 争相看好保险板块
导读:作为大市值蓝筹的保险板块进入私募大佬的视线,这在历史上其实并不多见。王亚伟近日在公开场合提及看好保险股的原因:一是我国保险业的深度和密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是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领域在不断拓宽。
继王亚伟最近公开表态看好A股保险板块之后,上海证券报昨日从多位消息人士处获悉,私募界看好保险板块的不止王一人,已有私募大佬展开了实际的配置行动,且并非基于短期盈利的判断,而是看得更远、甚至将保险板块作为长期资产进行配置,“豪赌”未来这个行业的高成长性。
表面的两条投资逻辑
作为大市值蓝筹的保险板块进入私募大佬的视线,这在历史上其实并不多见。王亚伟近日在公开场合提及看好保险股的原因:一是我国保险业的深度和密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是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领域在不断拓宽。
王亚伟并没有对此作进一步详述。但循着他的逻辑,大致可以判断出目前保险行业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大背景下。私募大佬相继瞄上保险行业的“真相”,也就自然浮出水面。
首先,政策红利集中来袭。无论是从监管部门的公开表态,还是记者从市场一线获知的最近消息,均指向2015年将是保险新“国十条”发布后的配套政策集中释放期。其中,涉及税收优惠政策部分,将成为撬动保费高增长的最大杠杆,带来年均百亿甚至千亿的保费收入增量。
其次,保险投资领域全部打通后,保险资金收益率步入稳定上升期,不再如过去般大起大落。关键加上现在又处于牛市当中,保险公司作为唯一能加杠杆投资股票的金融机构,在牛市行情下的投资收益弹性相对会更大。两大因素会直接拉升保险股的投资业绩,并体现在其财务报表中,同时还可进一步促进承保端的销售。
眼光老辣看得更远
事实上,前述论及的两个观点,在保险业甚至投资界都已达成共识。眼光老辣的明星私募们显然不只是看到了这两点。一位投行业的消息人士称,这些私募大佬看好保险股的真正原因,并非基于短期盈利的判断,而是看得更远、甚至将保险板块作为长期资产进行配置——这一切都基于保险业在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中,将成为支柱力量的社会制度变迁的长期视角。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养老保障制度采用“部分积累制”,即“现收现付制”与“完全积累制”的折中方案。“现收现付制”本质上是“代际转移”,其持续运转的前提条件是人口结构的代际比例基本保持平稳或者劳动人口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寿命正在逐步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凸显。按照业内专家的预测,未来若干年内中国人口抚养比(即每100名劳动力所需负担的非劳动力人口)将一路提升。
在此情况下,中国未来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方向,必然是强化“完全积累制”的作用。这在新加坡、智利等国家已经普遍,即劳动者在职期间,通过自己和雇主的缴费建立并逐年积累个人养老账户基金,退休后由基金支付养老金。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养自己”。
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在强化“完全积累制”的过程中,商业保险公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业内专业人士的话来说,保险业的本质,从时间维度上看,是用一个人年轻时的储蓄提供未来老年生活保障,同时附加空间维度上不同被保险人之间的价值转移,完全不受人口结构的影响。
因此,出于构建可持续养老保障体系的目标,政府必然对保险业提供有力的支持,以使其能够分担养老保障压力。不难预见,在税收等政策支持下的中国保险业,将改变之前的粗放、波折的发展模式而进入健康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两难”中银行业如何突围?
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稳健但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一方面是国家要求、社会呼吁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另一方面是不良贷款和风险有所抬头,“两难”中银行业如何实现突围?
“放还是收”,银行感到“两难”
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又受制于实体经济。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两月数据看,中国投资、消费增速下行,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下降4.2%。企业经营的困难,加大了部分银行对风险的担忧。
是挺企业还是防风险?是放还是收?国家要求很明确。中国银监会3月初发文,将今年对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要求,从以往单纯侧重贷款增速和增量的“两个不低于”,调整为从增速、户数、申贷获得率三个维度提出更加全面要求的“三个不低于”。
但不少银行一线从业人员仍然纠结。3月底密集发布的各家银行2014年年报显示,国有五大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股份制银行也大多如此。风险的攀升、考核的约束,使得不少一线客户经理产生畏难情绪。为控制不良贷款,一些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要求更为严格,出现了惜贷、抽贷。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稳增长客观上需要银行“加杠杆”,保持资产质量则要求“去杠杆”,有一定矛盾,这需要银行拿捏好平衡。
要“腾笼换鸟”,但不能“坐在金融街押宝”
银行业如何在“两难”中突围?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指出,银行业发展“水涨船高”的便利条件已经不再具备,必须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首要战略选择。
尽管面临重重挑战,但中国经济仍然有着光明的前景。“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和政策导向,将为中国实体经济乃至银行业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
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看,前两月全国新增贷款2.49万亿元,同比多增5255亿元。信贷总量不低,关键是结构。当前银行既要适度减少对过剩产能的信贷投放,告别跑马圈地式的发展模式,又要精细化审批贷款,让信贷真正投向实干、创新型企业。这样的“腾笼换鸟”要求银行深耕细作,不能“坐在金融街押宝”。
“多了解一些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真正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银行才能做好‘腾笼换鸟’来破解‘两难’。”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说,美国富国银行深入挖掘社区和小企业业务,通过精细化管理、高质量服务和业务组合创新换来稳定增长点,是很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