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保险行业关键词盘点
导读:对保险行业来说,刚刚过去的2014年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利好政策在这一年出台。保险业整体发展呈现稳健态势,下面就盘点一下2014年保险行业关键词。
保险行业关键词一:保险“新国十条”
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勾勒出保险“强国梦”的发展蓝图。有别于2006年的保险“国十条”,此次《意见》被业内称为保险“新国十条”,随着这一政策东风的吹动,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和经济推进器,将越来越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保险“新国十条”中,主要提出了保险行业十大领域的发展意见。比如,与公众利益关系密切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医疗意外、实习安全、校园安全等领域将重点发展责任保险,并探索开展强制责任保险试点。提出“将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并提出开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发展独生子女家庭保障计划,探索对失独老人保障的新模式,发展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提出保险税收优惠政策,未来可由税延养老险扩展至健康险、企业购买补充养老和医疗险、农业险、科技研发保险等多个领域。鼓励保险公司大力开发各类医疗、疾病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并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
点评:总体来看,保险“新国十条”的出台,为我国未来十几年保险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提纲挈领式的方向,有利于鼓励保险创新,有利于保险服务民生,有利于实现“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稳健、诚信规范,具有较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之目标。
保险行业关键词二:养老险“并轨”
2014年12月2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拟订完成,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此次养老险“并轨”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
点评:民众期待已久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改革终于正式破题。长期以来,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企业职工之间的养老保险“双轨制”引发了许多民众的不满。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从此次改革的方案来看,并轨主要指的是在基本养老保险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将实现一致。但在补充养老保险方面,恐怕依然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按照此次改革方案确立的“一个统一、五个同步”原则,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将与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金。与此同时,机关事业单位还将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并且将与工资改革联系在一起。
因此,对于并轨后能否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的完全公平,尚需保持一份理性的态度。
保险行业关键词三:自贸区保险创新
2014年11月,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而自2013年9月底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以来,随着机构的不断集聚,自贸区内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活跃,形成了“高、新、特”的业务发展特色。
高端航运保险业务蓬勃发展。航运保险成为区内第一大险类,截至8月末,区内船舶险和货运险业务共计3.45亿元,占产险机构区内业务保费之比高达36.43%,远高于同期上海市13.99%以及全国2.26%的比例。新兴保险服务方兴未艾。自贸区内融资租赁公司、第三方支付企业、文化类企业等新业态层出不穷,与之相伴的新兴保险业务创新不断,目前已经推出了知识产权保险、文化产业保险、演艺保险、会展保险等险种。离岸保险业务顺利起步,以自贸区为平台,以FTE账户为载体,通过与境外保险公司的合作,共同开发新型产品,创新跨境作业模式,打通境内外市场,实现境内外市场的两个延伸。
点评:一年多来,上海自贸试验区保险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政策利好不断释放,贸易、外汇、税收、海关、检验检疫和金融监管新政策、新举措陆续出台,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升,政策叠加的综合优势,从释放保险需求、优化保险供给、深化保险创新等各个方面推动了区内保险市场的完善,为自贸试验区航运保险和离岸保险业务发展、为保险资金的境外运用、为保险机构“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更为上海努力建设国际保险中心提供了重要支撑。
保险行业关键词四:“土豪”安邦
2014年,保险行业最耀眼的公司莫过于“土豪”安邦。无论是海外市场忙于“扫货”,还是国内频繁收购、入股各大金融、地产公司,包括数次巨额增加注册资本金,抑或是在多个地区、省份的寿险保费收入一跃成为“领头大哥”。安邦保险集团在这一年频频让人“弹眼落睛”,这位“有钱,任性”的土豪已经不能用地球人的眼光来评价了,甚至于不少人已经喊出“要炒股,跟着安邦有肉吃”的口号,A股市场已然出现了“安邦概念股”,诸如民生银行、金融街等。
点评:从更理性的层面来看,安邦的“任性”并不完全是因为“钱多多”。实际上,保险公司的盈利主要通过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两个渠道获得。而随着保险产品的竞争加剧,同质化的加深,负债端的成本越来越高,承保利润被严重挤压,因此通过投资获取收益就成了保险公司的盈利指向标,而权益类投资更成为关键。2014年年初,保监会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该《通知》对保险资产进行了重新分类,将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上升至30%。这也表明了监管层对于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支持。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安邦、生命等保险机构频频进行买楼、投资股权等行为。
保险行业关键词五:保险股狂飙
2014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保险股整体表现都比较强势,特别是11月初以来至年末形成了一波大行情。
且看2013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大保险股再A股的收盘价分别为15.13元,41.73元,18.53元和22.88元,而截至2014年12月26日收盘,四大保险股收盘价分别已经到达30.66元,67.81元,29.92元和46.86元,其中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都实现翻番,而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的年度涨幅也都超过了50%。
点评:从外部看,A股市场自2014年8月以来形成了一波不错的行情。内部来看,而8月保险“新国十条”的发布也为保险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加之央行降息11月下旬降息有利于寿险公司降低负债成本,之后的健康险促进计划、养老金并轨改革则为商业健康险、商业养老保险和年金保险带来发展大契机,因此保险股的狂飙也在情理之中了。
保险行业关键词六:正德人寿PK保监会
2014年6月4日保监会向正德人寿下发监管函,表示在检查中发现正德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仅为-87.08%,故保监会从2014年6月9日叫停正德人寿开展新业务等一系列限制措施。孰料,正德人寿出乎意料地四度公开发布公告“喊冤”,甚至还发帖爆出保监会“雷人检查语录”。双方来来回回,持续“PK”了近4个月,最终以正德人寿更换董事长,分两次共计增资15亿元告终。12月下旬,保监会解除了其部分监管措施,允许正德人寿恢复开展新业务。
点评:在我国金融监管史上,一家金融机构如此大胆PK监管部门,如此激烈地“反监管”,还从来没有过!此事也体现了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严格要求。
2015年,我国保险行业“偿二代”标准有望落地,保险机构的偿付能力是其正常经营的“生命线”!
保险行业关键词七:商业健康险“顶层设计”
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通过财税、产业政策引导商业健康险的顶层设计。《意见》要求各省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以促进当地健康险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下一步将完善财政税收等支持政策,如研究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保险保障基金政策,落实和完善企业为职工支付的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同时,对于促进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国务院也要求在健康险的费用支付比例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
点评:此次《意见》出台,为我国健康险发展提出顶层设计,也带来大发展的良机。根据《意见》指引,“健康保险+健康管理”的大健康发展模式备受鼓励。同时,《意见》也鼓励商业健康险通过丰富产品线,针对不同人群的全面发展,改变目前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单一,且仅覆盖部分低端和高端市场需求的现状,有望促进商业健康险市场的扩容。尤其是第一次提出“探索开发针对特需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和检查检验服务的健康保险产品”,这无疑对高端医疗市场的扩容放出有利信号。
保险行业关键词八:互联网保险“变脸”
2013年以来,对中小险企而言,通过互联网渠道主推高收益率的理财类保险产品似乎是条既赚眼球、又赚保费的捷径。国华人寿、珠江人寿和弘康人寿等公司更是深得其中要领。不料,2014年8月底,监管层突然出手,上述三家公司于同时被保监会暂停了网络销售,其余没有被暂停的险企也默默地暂停销售高收益率理财产品。直至临近“双十二”之际,国华人寿和珠江人寿才迎来解禁,但国华人寿天猫店直接转而销售保障型产品,以往作为主打的高收益率万能险产品已不见踪影。
点评:有业内人士称,暂停网络通路万能险的真正原因在于产品描述误导问题,保监会并非要全面禁止高预期收益率的理财类保险产品。但通过“拼收益”的方式拉拢保险消费者,并非保险真正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