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和理财混销易被误导 买错后用好2次退保机会
来源:沃保网编辑整理
2015-02-15 13:44:26
导读:
春节将至,本市多家银行推出了各种诱人的促销赠礼活动,一些基层网点大厅俨然成了小型“年货市场”。据调查发现,部分银行把一些保险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混在一起促销,有的市民误把保险产品当成了银行新型高收益理财产品。
导读:春节将至,本市多家银行推出了各种诱人的促销赠礼活动,一些基层网点大厅俨然成了小型“年货市场”。据调查发现,部分银行把一些保险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混在一起促销,有的市民误把保险产品当成了银行新型高收益理财产品。
据了解,多家银行针对准备假期出行的客户力推多种保险产品,赠品包括食品以及装帧精美的人民币纪念册。在一些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用多种赠品推介分红型“银保理财产品”。一些老年客户被告知每年存1万元,连存3期,固定收益能达到5%以上。而当有客户进一步想了解信息时,却发现部分产品并没有任何正式的宣传单,有的老年人更是误把保险产品当成了银行理财产品。
据国内权威金融专业研究机构调查银行服务资料显示,2014年有31.94%的消费者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被误导购买了其他金融产品。其中,保险产品是经常被当成银行理财产品向消费者进行误导销售的,占比高达31.95%。
业内人士提示消费者误买银保产品后,要重视退保机会,一次是15天的犹豫期,即保险合同签订15日内,如果后悔,可以要求退保,本金可以取回。另一次是客服人员的回访,在购买保险后,客服人员会致电询问是否反悔,此时可以提出退保。法律专业人士也建议消费者不要轻信推销人员的口头承诺,一定要多阅读书面资料,在签订合同时更要仔细阅读合同中的内容,明确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细节。
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沃保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沃保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先阅读《内容转载授权说明》,按照相关规定获得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资讯内容中如有提及保险产品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保险公司官方正式条款为准;如有涉及信息准确性偏差,请联系沃保官方客服。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