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市场一个新现象 引起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
【编者按】高准备金、高资本占用、高退保率,寿险业近年越陷越深的产品“三高”症,不仅“吞噬”掉保险公司大量资本金,更令整个保险业行驶在融资的高速公路上。
保险市场一个新现象,正引起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与警觉。在紧盯事态发展的同时,保监会正在保险公司中悄然调研新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时刻准备拉响预警信号。
被纳入监管“法眼”的这一新现象,正是近年来困扰寿险业,并越陷越深的产品“三高”症——高准备金、高资本占用、高退保率。这些“三高”产品不仅“吞噬”掉保险公司大量资本金,更令整个保险业行驶在融资的高速公路上。
市场人士不禁感叹:“三高”症背后,难掩寿险业“表面繁荣、实则虚胖”之真相,有悖于长久以来保险公司经营“百年老店”的发展愿景。
保险业“三高”症
时下竞争激烈的寿险业,保险公司之间不拼保障,拼的是谁家的产品卖得短、卖得快、卖得多。
这类在保险公司内部被称为“短平快”险种,直到“疯”销一段时间后才被监管定性为“高现金价值”保险。它们被嫁接于银行及网络渠道,迅速虏获白领阶层等芳心。
这类保险产品,存在一定共性:预期收益高、产品期限短、保障功能弱。笔者在梳理近一年来已售或在售的高现金价值保险后发现,它们标榜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区间在4%至7%之间不等,产品期限长则1年或2年,短则只有半年甚至3个月。
这类保险产品,多为终身寿险和两全保险。但细看保单条款后,便会恍然大悟——原来都是些披着保险外衣的理财型产品。正是这些产品特性,吸引了纷至沓来的个人投资者,引致部分银行理财及信托产品、货币型基金的资金分流至保险业。
然而,笔者在翻阅现有保险规章制度后发现,保监会早在两年前便叫停了“快速返还型”寿险产品。根据保监会2012年初发布并实施的《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及相关《通知》,两全寿险的有效期不得少于5年。
一个疑问由此产生,在银保、网络渠道“疯”销的高现金价值保险,是否合规?又是如何逃过了监管“法眼”?
一家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自曝内幕:“表面上来看,这些产品都是合规的。因为保险公司向保监会报备上去的这些产品,都是5年期以上的两全保险,或是终身寿险。只不过保险公司给这些产品巧施了‘易容术’,通过短时间内退保且无需承担任何金额损失,来达到将这些长期保险产品异化成短期产品的目的。”
一味地迎合客户“重投资收益轻风险保障”的消费心理,是这些保险公司避开监管打“擦边球”的初衷。而巧施“易容术”后,这些原本强调风险保障功能的长期险种,俨然变成了价格敏感性产品,即一旦市面上出现预期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这些高现金价值保单便会面临不小的退保压力。
对这类产品的蜂拥,充分暴露出目前中小保险公司业务结构的失衡格局——期交业务短期化、长期业务短期化、新单业务趸缴化、产品去保障化。笔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这样的失衡局面甚至在部分寿险公司还有所恶化,这类产品的占比高达80%,甚至近100%。
这类产品所呈现出的“三高”风险——高退保率、高准备金、高资本占用——已在业内达成共识。这类产品不仅可能使保险公司退保长期处于高位运行,对于公司的准备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公司的资本消耗亦相对较快,产品利润率也远不及传统保障型险种。
产品定价与资产管理“两张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类高现金价值保险更像是资金池。借助银行、第三方网络渠道,迅速实现吸金目的,然后将这些资金迅速投入资本市场,通过赚取利差收益,以期覆盖日后的给付与赔付。
然而,保监会在实际暗访和调研时发现,在一些保险公司内部,产品部和投资部互不交流、各干各的,产品定价与资产管理呈现出“两张皮”。这就导致了这些保险公司的“资产与负债匹配”存在严重的错配风险。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笔者,保监会去年在摸底排查时发现,有一家中等规模以下的寿险公司,竟存在“先圈保费后找项目”的荒唐之举。“这家公司在去年两个月内卖了大约五六十亿的高现金价值保单,结果到最后没有找到合适的资产项目进行匹配,只好投到了国债回购上。”
如是荒唐之举,绝非个案。根据对多家保险公司的采访调查发现,以目前中小保险公司热卖的高现金价值产品来看,产品的负债久期基本在两年之内甚至更短,但资金成本却高达6%至7%。为覆盖如此高企的资金成本,保险公司不得不将这些短期资金配置到收益率较高的中长期资产项目上去,如房地产、信托计划等。
这是典型的“短钱长投”错配,即负债端较短,资产端较长。“短钱长投”与保险业常见的“长钱短用”有着本质不同,短期来看这种错配更存在流动性风险,将导致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现金流高度依赖新业务,盈利和偿付能力高度依赖投资收益,发展的不稳定性问题较大。
在保险资产与负债管理中,需要保险公司建立包括投资、精算、销售以及财务等各个部门紧密合作的体系结构,并保证各环节的信息沟通顺畅及时。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资产管理,由保险机构的资金运用部门或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负责;负债管理,由产品开发、定价与销售等部门负责。资产负债管理没能有效贯穿保险产品设计、准备金提取、投资策略、流动性管理等多个业务流程。
顶层设计缺失
对于寿险业身患“三高”症现象,监管部门正保持着密切关注。知情人士透露称,部分保险公司年初接到保监会指令,要求就目前高现金价值产品所引发的“短钱长投”新现象进行深度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后上呈至保监会。
一位监管人士向笔者证实,已在调查中发现严重个案,并进行了高管谈话等“软”约束。“对于有投资冲动的一批中小保险公司,我们不止一次提醒过公司高管,你们把这么多钱投到房地产等项目,负债端却越来越短,现金流到底怎么样?近年来,不少保险公司从基金、证券行业高薪聘请了一批投资人才,这些人自认为很了解投资,但保险行业和他们原先所在的行业特性不一样,讲究的是资产与负债相匹配。”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软”约束恐收效甚微。“在对资产负债管理的监管层面,缺少一个顶层设计。”
事实上,保监会早在一年前便成立了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监管委员会,但此后未见有政策落地。不过,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近日透露,今年会加大资产负债匹配监管,从制度层面推动保险机构加强内部资产负债管理建设,实现资产负债管理由“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
对于资产负债匹配“硬”约束的建议,业内资深人士的可参考观点是:将退保金纳入资本监管,以此限制承保业务部门盲目提高保险负债成本,并强化保险投资部门或保险资管公司要以“绝对收益为约束的相对投资收益”为业绩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