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十号发射成功 巨额专属保单一路护航
【编者按】6月13日,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悉,保险公司为航天员提供了高额保险,这份为航天员量身定制的专项保单属于“一揽子”计划,涵盖发射前后的整个过程。
6月13日16时17分,神舟十号航天员成功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门,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以漂浮姿态进入天宫一号。当全国人民为神舟十号成功发射欢欣鼓舞之际,保险人却丝毫不敢松懈。
昨日,笔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保险公司为航天员提供了高额保险,这份为航天员量身定制的专项保单属于‘一揽子’计划,涵盖发射前后的整个过程。至于具体的保额以及保障范围,属于不能说的秘密。”
其实,早在2005年“神六”升空当日,中国人寿就曾对外宣布,作为此次“神六”发射的惟一寿险承保商,中国人寿为航天员设计了专项保单。同日,中国太保也宣称,为“神六”2名航天员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为搭乘“神六”的书画长卷《和平颂》投了财产保险。
“由于航天工程是涉及国家机密的重大科研项目,一旦办理商业保险,就必须对外公开很多技术资料,以供精算师精算确定保额。”上述知情人士指出,类似情况,由国家财政出资并提供补偿已是一种国际惯例。美国曾发射的“挑战者号”、“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机体也均未购买商业保险。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航天保险业务也渐入佳境,参与航天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多。
作为中星6B卫星发射及在轨保险项目的经纪公司,江泰公司组织国内11家财产保险公司承保了长征火箭的第101次发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公司等11家保险公司申报承保份额达7000万美元,创造了我国航天保险史上申报承保份额最高的纪录。在这一纪录的背后,显示的是中国航天在此前连续58次成功积淀的结果。
“那些不是特别涉密的科研发射项目如果能够参与到航天保险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购买航天险,不但促进国内航天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发射风险,且"标的多了,航天险市场做大了,相应的保险费率也能降低"。”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说。
据了解,世界第一单航天保险是1965年,美国国家卫星通信联合体为降低发射风险,为其“晨鸟”号卫星投保。发展至今,不包括中国的份额在内,国际航天险总承保能力已达到发射险约6亿多美元、在轨险5亿多美元的规模。目前,中国的航天险市场的承保能力也已达6000万美元以上,是俄罗斯的承保能力的两倍。
相关链接
中国人寿集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