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内地投资者对香港保险青睐有加?
但陈琼却对高达30%的回报率表示怀疑,“其实可能是误解了, 就算是基金投资也不可能一年有30%的回报。”并表示,这种口口相传的香港保险“回报率高”,指的是分红保单以及投资保单的回报率高,尤其是通过香港投连险,因可将资金投资到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或行业,获得高额的回报。
而内地分红险、万能险等利率水平仅维持在3%-4%左右,较为激进的投资到A股市场的投连险收益率也是表现不稳定,通常需要购买较长时间平摊成本才能获得一定收益。
“相比内地的保险而言,香港保险的低投入高收益是吸引内地居民购买的最大原因。但其实所谓的回报高只是对产品表面数字等相关表述上的感觉,比如说年化收益率能达到10%或以上,从字面上确实比内地的3%至5%的水平要高很多,但只要再仔细分析思考就会知道这里面存在很大的理解误区。所以去香港买保险回报高,这种观点在客观上并不具备理论基础。”
陈琼解释说,“可以以人寿保险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到底香港的保险是不是真的回报比内地高。人寿保险费率的计算基础来源于三个基础,分别是利率差、死亡率差和管理费用率差,而保单所得出的回报率则是由此三者而来。就利率而言,由于香港实行低利率政策,所以会造成利差损,导致回报降低。而内地目前是保持较高的利率,所以会有比较好的利差益;第二,死亡率方面,香港人的平均寿命一直走高,所以死差益也较高,内地的平均寿命虽也在走高,但较香港缓慢;第三管理费用方面,香港虽然比较高但却比较稳定,但内地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一直在上升,所以费差益这方面则是香港稍好一些。”
谨防“地下保单”
此前,有人通过内地代理人的方式购买了香港保险,即俗称的“地下保单”,但是这类保险并不受法律保护,“保险一定要在香港购买,需要投保人到香港来签署投保协议,其他地方签订的保单都是无效的。”
陈琼表示,“按照我国当前的法规,内地居民赴港期间向香港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而在内地投保或在内地填写投保书、缴纳保费,再由推销人员将投保单、保费携带到香港的保险公司签发保单的行为则是违法的。如确实发生无法理赔的状况,由于内地法律对香港保险公司没有约束力,投保人只能依照香港的法律制度请求司法援助。”
陈琼提醒,“虽然现在香港银行可以开户能够解决以前每年前往一次香港缴保费的麻烦,但由于保单是受香港法律管辖的,如果遇到理赔问题,还是需要亲赴香港。还有一些重大疾病的鉴定、理赔纠纷等,这些方面花费的钱和精力都是不可预估的。”
隐藏的汇率风险
其实,除上述问题外,汇率的问题也是赴港购保的一个较大风险。目前,绝大部分香港保险产品均以港元和美元购买、理赔或给付。
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连续升值。数据显示,2005年汇改启动时,港币比人民币贵,100港元能兑106.5元人民币,但经过8年光景,现在100港元只能兑换80左右元人民币,贬值约26%。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投保人从2005年初持有某固定现金价值香港保单,排除收益在外,到现在折算成人民币时出现了26%的现金缩水。
如果一位投保人2005年在香港投保5万美元,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1:8左右,时至今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变为1:6.13左右,在8年之内,汇率波动已让投保人损失9.35万元人民币。所以,特别是对于一些长达数十年的保单来说,汇率风险更值得关注,人民币升值很可能造成投保人最终拿回的分红比收益低。
“保险这种东西,看你是重保障,还是重利润。就提供全面及足够的保障方面而言,香港保险确实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陈琼表示。
除了汇率问题,很多内地人也很关心在香港投保后,理赔是否方便的问题。
香港业界有一个公认的说法,即香港保险公司“严核保,宽理赔”。香港保险业界通常都会说,香港保险公司在核保时会要求客户提供各种证明文件,或进行体检,并严格厘定费率,谨慎承保,以尽可能减少承保风险。而一旦承保,理赔一般比较容易,申请理赔时只需提供所要求的文件,邮寄到保险公司,并非一定要亲自到香港,理赔过程一般比较顺利。
但陈琼则表示,理赔的麻烦并非没有。“如果在香港投保,出现重大疾病很可能会被要求去香港鉴定。此外,如果因为保单理赔产生纠纷,还必须由香港的法庭审理,可能还要请香港律师帮忙。”
相关链接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