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保险”送上门 防中招须睁大眼睛
【编者按】所谓的“免费保险”,其实是指保费由保险公司替客户代交。比如,保险公司推出免费短期意外险产品,目的就是主动让消费者接触和体验保险产品,但最终选择权还是在客户手中。
“免费保险到底靠不靠谱?”近日,市民陈先生接到某保险公司电话,客服人员称将免费赠送为期3个月的交通意外险,保险金额为5万元。对方承诺不收取任何费用,有效期到期之后保单自动取消。尽管接受了保险,但送上门的“免费午餐”,还是让陈先生心里很不踏实。
“由于是‘955’开头的5位客服号码,看上去挺正规的,所以也没想太多。”陈先生说,对方在电话中要求核对姓名、出生年月、居住地、身份证号、月收入等多条个人信息,虽然当时配合了客服人员,但事后也犯嘀咕:“这是不是一个骗局?总感觉自己的隐私被窥探了,也不知道自己的手机号码是怎么泄露的。”对此,客服人员只做了简单的回应:“这是公司为答谢客户,随机抽取的号段。”
同样的“好事”,也被从未跟保险公司打过交道的王女士遇上了。她再三确认“分文不收”后,才同意接受类似的免费保险。按照承诺,在收到保险公司发出的保单确认信息后,登录官网激活保险即可生效。但令人疑惑的是,网站上虽然显示“激活成功”,却一直查询不到这份保单。
据抽样调查,对于这种“慷慨”送险的活动,约65%的人第一反应是挂断电话,认为保险公司是在忽悠人;有30%的人虽然不会挂断电话,但也觉得不靠谱;只有5%的人表示在证实保险的真实性后选择接受。对此,保险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推出免费短期意外险产品,目的就是主动让消费者接触和体验保险产品,但最终选择权还是在客户手中。
撒小饵只为钓“大鱼”
据了解,所谓的“免费保险”,其实是指保费由保险公司替客户代交。免费送险是否意味着保险公司成本的大幅增加?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文章?
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保险精算研究所所长吕志勇认为,从保险出险率科学精算的角度看,由于客户出险的概率相对较低,保险期限较短,保额也仅有几万元,保险公司为此耗费的成本微乎其微。吕教授曾做过这样的统计:“接受保险的客户群中,有七成的人不会登录官网激活保单。在保险没有生效的前提下,保险公司不会损失一分钱,却已经达到了宣传及联系、挖掘未来客户的目的。”
据调查了解到,保险公司免费赠送的保险主要是人身意外险、交通意外险、航空意外险等,大多属于保费低廉的短期险种,通常不包括医疗保障部分。目前市场上保额十几万元的交通意外保险,一年的保费也只有百元左右。
保险公司通过这种低成本“电话送险”模式,让消费者“先尝后买”,还能通过社会调查构建更为全面的客户信息库。一旦消费者接受了保险,便成为该公司客户群的一员,也会被营销员“盯上”,之后再以电话“回访”为由,向客户推荐个性化保险产品就显得“名正言顺”了。已经投保的客户,也可以成为保险公司免费的推销员,介绍朋友亲戚来购买保险,由此还能获得一定的提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从业人员称,达到这样的“滚雪球”效应,是保险公司的最终目的。从一定程度讲,“免费”是一种诱饵,钓取潜在客户群这条“大鱼”才是真相。百年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位电销人员对记者承诺,公司送出的免费保险是真实可信的,如果投保人真的出现了免费保险理赔范围内的事件,只要出示公司的电子保单,保险公司一定会依照承诺作出赔偿。
防中招须睁大眼睛
为规范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业务,中国保监会于2010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人身保险电话营销和电话约访行为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禁止保险营销员随机拨打电话约访陌生客户,不得非法获取、使用或倒卖个人信息资料,防止其他渠道销售人员假借保险公司的名义进行电话营销。
中国人寿山东省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在收到营销电话时,应注意查看拨打号码来源,正规保险公司电销号码都是公司总部统一号码,“比如中国人寿的电销专用号码为95519,可以防止不法人员套取个人详细资料。”他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正规保险公司送险时不需要银行卡号等私密信息,市民可查询官网保单信息来辨别真伪。
济南市保险行业协会有关人士也表示:“可以询问清楚工作人员的姓名、工号或保险代理人资格证号码,也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网站或客服电话查询一下是否确有其人。”
吕志勇则认为,电话营销的形式并不是最优选择。“按号段‘盲打’已属违规,当今社会人们的不信任感更加重了电销的难度,市民接受度不高,投保成功率也很低。”为此,吕教授建议,保险公司与其花费时间“电话送保险”,还不如把相关业务直接拓展到城市街巷,通过市民现场填写免费保单的方式送险。吕教授坦言:“现场送险会比电话送险更为实际,也让人更有安全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