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型保险易诱惑 需掌握“防忽悠”秘籍
来源:沃保网编辑整理
2012-09-19 10:41:39
导读:
【编者按】不少购买理财型保险的消费者常投诉,在购买理财型保险时,被不良业务员“忽悠”,没有弄清产品存在的风险,最终导致利益受损。对此,笔者收集了理财型保险的各种购买要诀,帮市民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去年存了1万元的保单,今年想取款却只剩3000元。说好三年保险到期,存的保险金可以赚到10%,却连4%都不到。近日,笔者接到不少关于理财型保险的投诉,大多
【编者按】不少购买理财型保险的消费者常投诉,在购买理财型保险时,被不良业务员“忽悠”,没有弄清产品存在的风险,最终导致利益受损。对此,笔者收集了理财型保险的各种购买要诀,帮市民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去年存了1万元的保单,今年想取款却只剩3000元。说好三年保险到期,存的保险金可以赚到10%,却连4%都不到。近日,笔者接到不少关于理财型保险的投诉,大多数投诉者在购买理财型保险时,被业务员“忽悠”没有弄清产品存在的风险,最终导致利益受损。昨日,笔者走访江城各大保险公司,收集了理财型保险的各种购买要诀,帮市民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忽悠一
在银行买保险,就是一种存款
家住汉口武胜路的马婆婆前年在家附近的某银行存款时,被一位保险业务员说服,购买了该公司的一款分红型理财保险。“我看是银行出售的产品,应该不会有问题。”马婆婆说,当时她以为购买这种产品和存款差不多,可以随时取款,年底还能得到比定期存款更多的利息。
谁知,等到马婆婆需要用钱去取款时,却被告知产品不到期,临时取款就会损失一大笔本金。“和存款根本不是一回事。”
解密:银行只是代卖机构
“事实上,银行只是代卖保险,出售产品的业务员还是保险公司的人。”昨日,一位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告诉笔者,现在,部分银行还是获准代售保险理财产品,但并不代表该产品就是银行发售的。产品本身和银行并没有太大关系,银行作为第三方,只是为客户和保险公司之间提供一个平台。
建议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看清楚业务员的名片身份,并认清产品单头的机构名称,再进行购买。同时,客户应该认清一点,与银行存款不同,保险产品一旦购买,就有一定的期限,在约定的保期内退保取款,造成的损失由客户承担。
忽悠二
理财产品没风险,年底还有高分红
“当时买产品的时候,业务员说一定能拿到3万元的利润,结果只有5000元。”市民陈先生2008年在某保险公司购买了一种分红型保险,购买时,业务员称每年存款10万元,3年到期后能拿到3万元左右的红利。等到今年产品到期,他才得知,3年30万的红利只有不到5000元。“比银行定期利息还低,我完全是被骗了。”
- 1
- 2
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沃保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沃保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先阅读《内容转载授权说明》,按照相关规定获得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资讯内容中如有提及保险产品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保险公司官方正式条款为准;如有涉及信息准确性偏差,请联系沃保官方客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