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投资差强人意 期待中长期结构优化
【编者按】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上市险企中期业绩普降,主要受二季度资本市场未有反弹和去年底险企业绩浮亏的影响,不过业绩降低在市场预期范围内,对后市股价影响不大,而最近出台的险资新政,或许不会改善下半年险企的业绩情况,中长期可能会使投资结构有所调整。
“2012年是中国保险业近年来最为困难的一年”——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对于保险业的预测再次得到市场验证。
日前,中国太保 、人保财险、中国平安三大保险巨头相继披露的半年报已经显露端倪:“受资本市场持续低位运行导致投资收益率下降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的影响”,中期利润大幅下降。同时,人们也对即将揭开面纱的另两份保险半年报不再抱有“神秘感”。
事实上,2011年“股债双杀”的局面已经导致保险资金运用严重受挫,2011年保险业平均收益率为3.6%。今年一季度,中国人寿 、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综合投资收益率依次为4.72%、4.11%、5.06%和3.9%。时至二季度,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加之去年底险企业绩浮亏的因素,令市场普遍预期上半年保险投资收益率或出现“普降”局面。
复苏之路虽然漫长,但“政策绿灯”使得期盼多年的投资渠道全部“放行”。今年以来,保监会审时度势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投资新政”组合拳,使严峻形势下的保险业有了“回升”的希望。业内预期,这或许不会改善下半年的业绩情况,但中长期有可能带来保险资金投资结构的调整。
投资收益差强人意
受资本市场持续低位运行、上年投资浮亏计提递延至今年上半年等因素影响,几家险企上半年的投资收益表现依然差强人意。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平安可投资资产的规模较2011年末增长11.8%,保险资金实现净投资收益209.44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29.1%;净投资收益率由去年同期的4.3%小幅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4.5%。
“由于保险业务稳步增长带来了可投资资产的增加,面对国内股票市场的振荡格局,平安资产管理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把握市场变化,优化资产配置,提高了投资收益。”该公司主要负责人称。
另据中国太保半年报显示,由于处置基金和股票投资带来的亏损,并对长期浮亏投资计提了较多的减值准备,上半年总投资收益率仅为3.9%,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不过,太保上半年抓住定息资产利率处在周期性相对高位的机遇,加大了对高收益定息资产的配置力度,重点配置了协议存款和商业银行次级债,固定息投资利息收入118.87亿元。
“上半年资本市场表现低迷,在央行调降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背景下,市场利率水平总体下行,基于对市场走势的研判,太保在年初就提前配置了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太保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相比之下,人保财险上半年投资收益好转。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人保财险实现投资收益37.14亿元,同比增长39.8%,年化投资收益率为3.8%,较去年全年投资收益率有所提升。但由于资本市场振荡走低,公司上半年已实现及未实现的投资净收益只有6.6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8.36亿元减少76.4%。
“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不减,不良率攀升,银行面临息差收窄的困扰,上半年人保财险及时调整了投资方向,加大了对非银行类金融资产的配置,且适当减持了银行股。”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加大固定收益配置
“上市险企中期业绩普降,主要受二季度资本市场未有反弹和去年底险企业绩浮亏的影响,不过业绩降低在市场预期范围内,对后市股价影响不大,而最近出台的险资新政,或许不会改善下半年险企的业绩情况,中长期可能会使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平安证券保险行业分析师罗琦认为。
保监会于7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保险资金投资总额为39226亿元,较前5个月的39518亿元减少了292亿元,但用于银行存款的规模达到22577亿元,较前5个月的19896亿元增加了2681亿元。具体而言,保险资金6月份银行存款大增2681亿元,显然,险资6月下调了其他投资仓位而转战银行存款,加大了固定收益类投资的资产配置。
然而,保险资金主要投资渠道为银行存款、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相比寿险公司10~20年的平均负债久期,可投资品种的期限相对太短。在这种“长钱短用”的结构下,资本市场的波动以及加息亦或降息导致的利率环境变化,都会对保险资金运用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保险公司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可能需要调整,逐步实现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业内分析认为,对原先已有的投资渠道如果只是提高投资比例或者拓宽投资品种,比如债券投资,相对容易操作,保险资产管理者只需要对现有的投资比例进行调整即可。而对于新型的投资渠道,如衍生品、境外投资、融资融券等业务的放开,由于缺乏相关的投资经验,保险公司操作方面面临考验,建议参考借鉴券商的相关投资经验,合理分配投资比例,运用合适的金融工具降低投资风险。
“另类投资”进行时
日前,太平人寿首家获得保监会股权和不动产投资“双牌照”落地,这标志着保险资金运用“13新政”开始进入实质性的落实阶段,为险企打开了包括股权和不动产投资这一“另类投资”渠道在内的新型投资通道,助力其提升投资收益和风险调整收益。
“对于获得牌照的保险公司来说,意味着投资领域方面拓宽了资金运用渠道,扩大了资产配置空间,不仅有助于提升投资收益,还可分散投资风险,提升风险调整的收益,以更好地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平衡。”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只有多渠道、多品种的投资组合才能平滑收益,并有可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根据中国平安等开展不动产及股权投资试点的保险公司投资业务情况,在股权投资方面,保险资金更倾向于选择直接投资的方式,行业上更倾向于金融类企业;间接投资则更青睐于选择收益稳定、有持续稳定回报的PE基金;在不动产方面,由于保险资金负债久期较长,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稳定投资回报的商业地产等项目。
正如多位投资人士所称,此次新政的最大亮点在于调整股权及不动产投资,“另类投资”放松投资限制,增强了可操作性,有助于降低保险资产对资本市场的过度依赖,增强保险投资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当然,在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投资方面,新政也将进一步拓宽投资领域,强化风险控制和后续管理,支持保险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投资限制的放宽,某种程度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增大了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得公司在投资、内控等方面的风险暴露更多,对风险控制能力要求更高。”前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称。
历史数据显示,2001年~2011年,我国保险业投资收益率平均为4.67%,且波动剧烈,最高年份达12.17%,最低年份只有1.91%。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考虑到去年行业投资收益率非常低,仅3.6%左右,未来几年投资更多元化,投资收益率有望达到6%以上,则保险业盈利至少增长40%以上,盈利上升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