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人寿保险 十一个关键时间点需要注意
4、赔退有效期:
【名词解释】“赔”是指按照保额赔付,“退”是指按照所交保费总额退还。各家保险公司的“赔”、“退”分界线各不相同,有的90天、也有180天,最长的1年,这些在保险合同上都有载明。
【注意事项】投保人购买了一定年限的定期寿险或重大疾病保险,若被投保人在保险合同生效或复效(以较迟者为准)规定期限内,因疾病导致身故、或高残、或罹患重大疾病,只可获得保险公司退回所缴的、无息的保险费总额,也有保险公司还会退回相当于投保金额10%的保险金,保险责任终止。
5、交费宽限期:
【名词解释】考虑到投保人可能因为手头资金周转不便等种种原因,未能按期交保费,保险公司一般都会设定一个延交保费的宽限期,大多为60天。这是针对分期交保费的情况而定的,如投保人到期未交纳保费,则从保险单载明的交纳日期次日起60天为宽限期。
【注意事项】宽限期内,投保人没有交付保险费,但保险合同继续有效,如在此期间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仍按照合同承担保险责任,但在给付保险金时须先行扣除欠交的当期保险费及利息。
6、最佳退保期
【名词解释】退保是指在保险合同没有完全履行时,经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申请,保险人同意,解除双方由合同确定的法律关系,保险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及合同的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2年后退保较为合适。
【注意事项】由于保险公司发生的经营费用,如对被保险人体检、核保、出具保单等费用,大多发生在保单生效的2年内,同时保险公司首年给代理人的佣金也最高,此后4年逐年减少直至为零。因此投保寿险的人决定退保的话,也最好在交足保费2年之后,因为未交足2年保费,保险公司要扣除很大比例的费用。业内一般认为,如2年内退保,则投保人的经济损失,几乎是所交的保费总额的30%。两年以后,因为对于长期的寿险保单来说,时间越长享受的保障就越多,而扣除的费用却并没有太多增加。而如果是分红类的险种,则建议保户三年后再退保,因为保单的现金价值有所升高,再加上分红,投保人通常可以获取一定收益。现金价值在保险合同有清楚的载明,客户可以自己对照衡量。
7、保单复效期
【名词解释】如果投保人因某种原因,如忘记缴纳保费、不愿再继续缴费等等,而使保险合同中止。在中止保险合同后又开始后悔,又想恢复原有的保单,一般情况下,在保险合同中止2年内,投保人可申请恢复,与保险公司达成复效协议,但要补交失效期内的保费及利息;有的可能需要被保险人体检合格后方能办理复效,
【注意事项】如果保单产品已经停止销售,那么就无法复效了。另外,若超过2年未行使复效权利,保险合同永远终止。
8、减额交清期
【名词解释】减额交清是指在保险合同具有现金价值的情况下,投保人可以按本合同当时的现金价值在扣除欠交的保险费及利息、借款及利息后的余额,作为一次交清的全部保险费,以相同的合同条件减少保险金额,使保险合同继续有效。它是投保人失去交费能力的情况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减额交清开始时间是自保险合同生效或最后复效日(以较迟者为准)2年后。
【注意事项】减额交清功能仅限于标准体,同时减额交清后不再享有红利分配。
9、保单贷款期
【名词解释】投保人缴付保险费满两年以上,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投保人可凭保险合同向保险人申请质押贷款。也就是说,以手中的保险合同作为抵押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贷款,这就是所谓的保单贷款。保单贷款的时间通常最多6个月。
【注意事项】一般来说,贷款的金额最多不能超过保险单当时现金价值的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各个保险公司有不同的规定:按保单年度末现金价值70%--80%不等进行贷款。巧用保单,盘活资金,以解燃眉之急。
办理保单贷款的手续简便。通常来讲,对于投保人而言,不需要保证人和收入证明,只需带齐保单、身份证等证明,半个小时内就能完成所有手续。
要注意的是:如果未能偿还贷款及贷款利息,当保险合同的现金价值净值小于或等于零时,保险合同将中止。所以一定要注意6个月的贷款期限,以免保单实效。
10、事故报案期
【名词解释】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应在发生保险事故后,一般应该在10天内通知保险公司,这样保险公司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判断并做出赔付。
【注意事项】由于延迟通知致使保险公司增加的勘查、检验等费用,可能需要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承担;但是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延迟除外。
保险事故发生的通知可以采取:
(1)书面通知,(2)电话告知,(3)请业务员协助等方式办理。
为使保险公司能迅速处理保险金的申领,通知内容包括:被保险人的姓名、出生日期、性别、身份证号码、保险单号码、保险事故发生日期及保险事故发生状况和被保险人受伤程度。
11、保险索赔期
【名词解释】人寿保险的索赔权期限是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5年内,其他保险的索赔权期限是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2年内。
【注意事项】超过以上索赔权期限,保险公司视为受益人自动放弃。有些投保人在投保时没有让家人知道其投保了商业保险,并隐藏了保险合同,我们认为是不合适的,应该及时将自己投保情况告知家人,以免错过索赔期;家人也应该在某家庭成员发生事故时,了解或查询当事人是否投保事项。
推荐阅读: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