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上市公司投保率较低
为企业高管不当行为埋单
事实上,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董责险是个非常有针对性的保险计划。特别是对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而言,董责险是应付美国证券市场特殊法律环境的必要“装备”。
比如,SEC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针对海外公司通过反向收购实现在美上市的行为,展开大规模调查,至今已经波及大量在美国的中国概念股,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诉讼量正在增多。这些耗时短则一两年,长则数年的诉讼案件,虽然90%的案件会在审判前的流程中达成以支付原告和解金为条件的庭外和解,相关的抗辩费用、调查举证费用、和解金额却往往要花费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美元。
据调查,这类诉讼案2010年和解金额的平均值是4200万美元。若投保了董责险,一旦企业被集体诉讼,保险公司将在索赔开始时就预先垫支企业的抗辩费用,同时可以覆盖上市公司因违反当地相关证券管理的法律法规所产生的赔偿。
国内上市公司投保率还较低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约只有5%左右的A股上市企业购买了董责险。而美国市场则有97%的投保率,加拿大市场投保率亦高达86%。
那么,如果企业想要投保这类保险,该如何操作呢?
企业如果要投保董责险,费率通常会依据个案情况,综合考量大约二三十个方面的因素。比如,要看这个公司的市值是多少?做什么行业?商业模式是否扎实?公司治理情况怎么样?它的内部控制做得好不好?它是用什么样的会计师?它的股价表现怎么样?有没有股票被抛空的趋势?通常,除了审阅其财务报表之外,保险公司还会跟投保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法务总监和其他负责人进行沟通,甚至到客户公司现场了解,以便更好地了解投保公司的风险。
而根据介绍,董责险除了费率不同,不同企业的免赔额设置也会有所差异:“这其中有几个主因, 一个是上市地的不同,比如在美国上市和在香港上市, 董责险的免赔额就大不同;另外一个是特定行业面临的风险也不尽相同,最终免赔额要由核保评估后决定。”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