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份保险品牌财经媒体曝光度观察
中金在线财经搜索的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1月份,国内财经新闻共曝光有关“保险”的新闻9710篇,较之2010年12月份的10500篇下降了7.5%;1月份保险品牌总曝光度5675篇,较之2010年12月份的6065篇下降了6.4%。由于年关将近,保险公司动作明显减少,虽然春节来临,出行人身险、车险等相关搜索量大增,最终也难阻“保险”新闻和保险品牌曝光度双双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中资保险公司曝光度排名前八的依次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泰康保险,阳光保险,太平保险;近12个月中资保险公司曝光度排名前八的依次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阳光保险,新华保险,泰康保险,太平保险。
1月份外资保险公司曝光度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友邦保险,中英人寿,中意人寿,信诚人寿,安联保险;近12个月外资保险公司曝光度排名前五的依次为:友邦保险,安联保险,金盛保险,光大永明保险,信诚人寿。从中可知,外资保险品牌曝光度中,除了友邦保险稳居首位外,其他位次波动性较大,这与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有关。
1月份,除去各保险公司,保险行业的其他热点词搜索数据显示:保险产品曝光度方面,“分红险”、“车险”、“投连险”、“万能险”、“意外险”居于前五位;1月常规搜索热词前五位是“保费”、“保险公司”、“ 保监会”、“银保”、“ 保险股”;1月受到较多关注的保险业新闻事件有“中国平安执行员工股减持计划”,“中国平安被传A股再融资”,“ 保险公司奋战“开门红””、“ 中国太保出让安泰股份”、“审计署曝光保险市场乱象 人保国寿两大保险巨头30亿违规资金被查、“ 新华人寿上市最新进展”等。
岁末年初正值公司发奖金之时,用户手中可用于投资的资金相对充裕,通常情况下,一季度的业务量要达到全年的30%,甚至40%,1月份至少要占到一季度的40%。所以每年的一月份是各大保险公司“开门红”争夺战最为激烈的一个时期。加上2011年情况比较特殊,保险公司遭遇银保新政,银保渠道难以像以前那样发挥威力。由于忧虑新政执行会导致保费下滑,各大保险公司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开门红”争夺战相比往年更加激烈。
保险公司“开门红”比拼的主角主要是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等投资性的保险理财产品,与往年不同的是,在拼市场份额的时候,险企今年更注重调整产品结构。各大保险公司在2010年年底就着手研发2011年个险渠道的主打险种以及调整优化现有产品的结构。与2010年分红险“一头独大”相似,2011年分红险继续成为保险公司的主攻对象。各保企在“开门红”期间主打分红险是有原因的。在CPI高企和央行加息下,分红险以其具有风险保障功能和收益稳健的特性,受到普通百姓的青睐。而且随着我们进入加息通道,未来分红险收益也会水涨船高。除了丰富自家产品多样化、完善现有产品性能外,各大保险公司纷纷在广告宣传、产品促销等方面做文章,种种关于保险公司送大奖的传闻接踵而至,开门红启动大会、产说会现场销售人员的口若悬河与客户“秒杀”巨奖的冲动成为2010年第一个月保险业内最大的热点。
在保险公司为“开门红”业绩欢欣鼓舞的同时,其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也值得人们深思。与每年“开门红”业绩高速增长相伴的,往往是高误导投诉率。于是,保险在收获保费业绩的同时,总难免在形象上丢分。“开门红”本身没有错,问题是,保险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开门红”?保险公司在追求高保费收入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保监会从2009年就开始明确提出保险公司业务结构转型,不要粗放式的保费规模扩张,要精耕细作的内涵式发展。为此,还推出新会计准则,只有具有保障功能的费用才可以计入保费,随着新会计准则逐步实施,希望2011年的中国保险市场呈现出一种更加健康、多元化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