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职员赌场挥霍1500万公私财产
办案检察官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案情时分析说,倪芚已深陷赌徒心理难以自拔。这种心理即是输不甘心、赢要再赢。
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她赢过,但输得更多,对那些赌博输赢数额记得很清楚。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已经收不了手了,必须赢回来!”
两年前诈骗亲友900余万元
倪芚伪造办理的保单借款手续侵占保险公司490万元人民币案败露后,可谓“老鼠拖木锨——大头在后边”,数额更大的诈骗案随之被发现。
倪芚在一位牌友带她首次赴澳门半年后,利用对公司业务流程的熟悉,伪造各式文本文件,于2007年9月精心筹划诈骗方案,并开始实施。那时,她在业务岗工作,受骗上当的竟然都是亲朋好友,包括自己的亲妹妹。
大家相信她长年在保险公司工作、熟知保险业务,完全没有一丝警惕、半点提防。在她的游说下,大家拿出自己毕生积蓄托付她进行赚钱运作,完全想不到这些钱全被她一次次乘飞机、打的、到赌场挥霍一空。
案情显示:倪芚当时对亲朋好友宣称,保险公司有个收益率较高的产品,安全性好,只允许公司内部人员购买,消息在亲朋好友中散播后引起关注。事实上,她借用保险公司曾经停止新增客户的一个产品名称,声称1年期的这个产品可获高息,在家里或公司门口收钱,继而将伪造的承保确认书交给送钱者。
倪芚利用公司管理疏松的漏洞,既可以从公司电脑中套打用于诈骗的文本,又可以伺机取到监管不严的业务专用章偷盖。于是,先后共有19位亲朋好友被她蒙骗。曾有人在所谓的保险产品1年到期后没有继续投保,倪芚俨然依照事先伪造的利率兑付,这一切让亲朋好友对骗局更加笃信不疑,继续投入资金。结果是,900余万元全被倪芚“打了水漂儿”。
1500万公私财产挥霍一空
2010年7月21日上午,倪芚涉嫌诈骗、职务侵占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倪芚“在任职期间,以为被害人办理保险为名,使用伪造的保险承保确认书、保险费专用发票等文件,共骗取19人的人民币899万余元,赃款已挥霍”……被告人倪芚“于2009年2月至4月间,利用担任收付费岗柜员的职务便利,伪造借款申请书、保全付费业务审批表等文件,并开具支票,将本单位490万元非法占有。赃款已挥霍。”
9月19日,法院对此案下达一审判决,“被告人倪芚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罚金人民币1.5万元;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9年。”
在审前一次讯问时,办案检察官对倪芚说:“你对不起自己的公司。因你涉罪,你所就职的公司声誉受到巨大损害,有领导因此事被追究责任、受到处分,你的亲属好友因受骗,他们毕生的积蓄分文无归。你父母逐渐年迈,以后你的女儿谁来照顾?”倪芚听到这番话后,顿时“痛哭失声、泪水横流”。(文中倪芚为化名)
案意
“在本案中,19份承保确认书及87份保单借款手续之所以能够十分轻易地伪造,主要是因为保险公司对公章、格式文本管理不严,网上业务系统审批权限混乱,存在着业务文件存档、复查不及时等管理制度上的漏洞。”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二分院公诉二处副处长吴春妹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说:“针对以上问题,二分院公诉部门向相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要求该单位从完善规章制度和加强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整改,特别是应当严格公司公章、格式文本的管理,严格网上业务系统权限和密码管理,将整改具体落实到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这是二分院公诉部门提出的首例涉保类专业检察建议。”
记者采访时得知,相关单位在接到这份检察建议后,认真分析案件暴露出的风险点,对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印章管理、单证管理、检查监督等6大项20小项制定出了具体整改措施。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