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一遇的狂风吹出了假保险“真相”
对于村民提到的有些单据上没有盖章,杨表示,那些章都是业务章,不影响理赔。当时收款时,会与村民签一个四联单,村民把他们留存的那一联撕下作为凭证,其他的由保险公司和经办人留存。他称,反映问题的群众可能有一部分是无理取闹。
他反复强调,保险公司已经下来看了,所以不用纠缠于保单号能不能查到。公司那边材料基本已经收齐,就快理赔了。
尽管如此,知道这些情况的村民还是有些怀疑,“就算有这种情况,那这种行为到底合不合理?”“保单号在保险公司那里,他们要不想好好补偿,那我们不就没办法了?”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认为,保险有这样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独立的,每一个人有一份保单,第二种是团体保单,5个人以上的就是团体保单。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保单,都可以在网上或者保险公司查到。
一般而言,团体保单会放在一个独立单位,比如村委会、乡镇等,甚至也可以放在保险公司那里。农村的情况比较复杂,并没有规定特定的存放单位。但是,只要保户那边有凭据,拿着盖章的凭据去县里查,只要能查到就行。或者,没有章也行,只要报出你的姓名住址,能查到就行。农村条件特殊,所以不像城里那么严格。
村民与保险,分则两害
其实,村民们知道,保险公司在受灾后没多久就派工作人员去村里评估,但老百姓的怀疑,就是消不掉。
“因为我们或多或少听说过保险欺诈的事,或者干脆就吃过保险的亏。”樊丽直言道。于是,记者尝试从他们翻出的和保险有关的“老账”中,找到这不信任的源头。
这是发生在樊丽身边的事。“我们村曾经有一户人家,办理了一种交几年钱然后返还几年钱的养老保险,结果没两年,他家就把保险给退了。我问为什么,人家说不值。我一开始还觉得特奇怪,后来我自己办这种保险的时候,才发现,人家推销时,说得可好呢,等一年后,我一时兴起,就仔细读了一下保单上的条文。一算账,发现不合算,干脆也给退了。”
另一位村民接话说:“我家附近中学有个学生,上了30元一年的保险,说是得病了可以报销。后来他还真的病了,他家人就去了几趟保险公司,最后,医药费、车费花了200多元,才从保险公司拿到10多元,你说亏不亏。”
“他们挺幸运,还拿到钱了。我家老人前几年大病一场,虽然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医院不给报销。他们说,那本上的医保号是假的,我一查,还真是假的。结果,我家老人临走前都没享受到报销啊!”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在一旁感慨。
曾在康平县一家保险公司工作过的燕松(化名)表示,这些情况自己多少有些耳闻。她认为,前些年保险推销员私吞保险金都是有可能的,因为农民在保险上还没有什么戒心,很少会去查自己的保单到底是不是真的。后来,随着保险推销员的隐瞒性介绍、误导性宣传甚至私吞保险金的情况增多,以及理赔难、手续乱、买卖双方沟通不畅和信息不对称等事态的蔓延,农民对于保险的不信任感也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