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给今年的高考生推出高考保险呢?
2009年高考将于6月7日、8日如期举行。据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比上年减少了3.8%,约40万人。
据此前部分省份公布的考生报名人数,大部分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在减少,其中山东减员最多,达7万人。四直辖市同时减少,北京减少1.6万,上海减少1.63万,天津减少1.2万余人,重庆减少0.7万。当然,也有省份有所增加,比如安徽增加4万,江苏增加3.2万,广东报考人数增加3万,等等。
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表示,今年我国有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而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在今年1020万高考报名考生中,应届高中毕业生为750万。这就意味着尚有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
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今年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达629万。姜钢说,报名人数较去年减少3.8%,而招生计划增长4%,“这样考生的入学机会就会比去年增加”。姜钢提供的数据说,今年平均录取率接近62%,比去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笔者近日在关注国内外各险种名目及发展变化态势过程中发现,保险在现代社会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种类之繁多、名目之新颖、触角之深广,确确实实大大超过了正常人的想象,且一些产品非常具有趣味性,比如在国外比较流行的爱情保险﹑婚礼保险﹑明星保险﹑外星人劫持险等都令人眼前一亮。现在正是高考发榜阶段,有不少学子拿到了自己理想的大学通知书,也却有不少学子没有拿到自己理想的大学、专业的通知书,甚至成了落榜青年。笔者突发奇想:能否推出高考保险呢?
经过一番思考与分析,笔者得出了肯定的答案,并初步设计了此类险种的保险责任:若投保考生高考中榜(考上保险公司事先规定级别的大学),则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给付被保险考生一定金额的保险金;若投保考生在高考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如车祸、食物中毒等)致使考试受到影响,保险公司也应按照合同之约定给付被保险方相关保险金。
高考对每个考生而言,在考前谁都不能打包票说自己能考多少分,能上什么大学什么专业,考试结果的不确定性对每个考生而言就是一种风险。那这种风险是不是就一定是可保风险即保险公司愿意接受的风险呢?可保风险具有几个要件:
第一是风险对个体来讲是偶然的,即结果是不确定的。高考对每个考生来讲都是不确定的,谁事先都不能预计考试结果如何。
第二是不会诱导道德风险而有违公序良俗。高考事关每个考生的前途命运,不论保险责任如何设计,相信每个考生都会选择尽其所能正常乃至超常发挥以考上好大学,这是符合道德要求的。
第三是风险必须是大量标的均有发生保险事故的可能性,这样才能运用大数法则从而具有计算保费的数理基础。中国每年都有上百万考生且每年考试录取情况相关部门都有统计,这便于保险公司据以计算保险费水平与给付标准。
第四是保险事故不会在大多数个体上同时发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因为保险其保费取之于被保险方,保险金用之于被保险方,但保费与保险金对个体来说在数额上及其不对称,若大多数被保险人同时遭受保险事故则保险公司由于巨额赔付将面临破产。
在上文所设计的保险责任中,第一种情况下,由于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必须是投保考生考上保险公司所指定的较高级别的高等院校,而此类考生占总考生比例是受教育部门及相关院校严格控制的,不会存在大多数考生同时都考上好大学的情况;第二种意外事故情况下,只要保险公司在大范围内选定被保险人将风险分散,一般来说,也不会发生大多数被保险考生同时发生意外致使高考受影响的情况。
设计好的高考保险还是一款十分人性化的产品。首先,不论是家长为子女投保还是考生自己投保,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考生好好备战高考,对其形成物质刺激。父母可以将其作为一份礼品送给子女,这十分充满温情。其次,这对家庭困难但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来讲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福音,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那些家境不好的考生只需在考前支付低额的保费,即可在考上指定级别的大学后获取高额保险金,这不正好解决了贫寒优异学子的经济困境吗?再次,这样一种险种操作简易,基本上无须什么核保手续,就像寿险中的生存保险一样存在的道德风险微乎其微,因而无体检之必要,这就节省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
最后,笔者认为此类险种中,不宜将保险责任设置为若投保考生落榜保险公司给付,因为即使它不会引发道德风险问题(即考生为了获得保险金而故意在高考中考砸),但这容易引发逆向选择问题,即那些成绩欠佳的考生更有倾向投保,从而保险公司面临更多的赔付风险。而若为了解决逆向选择问题而根据成绩对潜在投保考生把关,要求只有成绩达到某种层次才能投保,那依据只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