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口红利结束中国面临养老困局
2009年4月22日,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研究者们在北京用了“长征”这两个字来修饰中国养老制度的改革。研究的结果显示支持中国令人吃惊的经济崛起的“人口红利”时代行将结束,到2015年左右中国适龄工作人口将在达到巅峰之后回落,取而代之的将是人口老龄化浪潮的提前到来。尴尬的是,发达国家在人口老龄化开始之前已经是富裕社会,而中国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中国大多数老年人依赖的家庭养老网络已经弱化,但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障体系依然覆盖有限,如果没有养老制度的改革,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数千万中国人可能在没有养老金与没有子女照料中老去。
“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学界公认的事实。”首都经贸大学庹国柱教授表示,“但关于人口红利结束的确切时间,不同的研究机构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但人口老龄化确实已经显现。”
农村养儿不防老
农民左荣昌并不知道与他一样的老人正在全国范围内增加。那些人口研究专家们忧心忡忡地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超过4亿的60岁及以上的老人,而其中四分之一将超过80岁。
这位65岁尚在田间耕种的河北农村老人不知道也不关心这些,这个干旱的春天他苦苦抉择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到底要不要拿出自己将近2万的储蓄,帮助在城镇中四处打工的儿子置办一辆做小买卖的三轮摩托。
“我不知道到底怎么弄,孩子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没有理由不帮忙。”左荣昌蹲在地上略带尴尬地抽着烟,“可现在是两个儿子都跑出去打工,都不在身边。我与老伴这岁数眼看都干不动了,这时候攒的钱都拿出来给他们心里不踏实。”
左荣昌终于决定把自己的钱存下来养老,他无法再像父亲指望自己一样去指望漂泊在外的儿子们饥餐露宿的同时为自己养老送终。
左荣昌们“养儿防老”的根基已经动摇,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已经脱离了土地,从传统的农村转移到繁忙的制造业中心,世界银行北京办公室2008年预计的这个群体的数字接近1.5亿。工业化与城市化削弱了大家庭的网络联系,养儿不防老正成为农村老人不得不面临的事实。
可喜的是,停摆十年的农村养老保险或许将在不久得到弥补。农村养儿防老的模式有了向社会养老模式转变的可能。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年内覆盖10%左右的县(市)。”4月22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2009年一季度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人保部农村养老保险司副司长刘从龙介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方式上,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同时以实行“个人账户”与“政府直接提供的基础养老金”相结合。这种模式下个人缴费、集体补贴、基层政府补贴全部纳入个人账户,在老年农民领取养老金时,由政府直接提供“基础养老金”。这不仅体现了政府的公平,而且比较直观、投入风险易于控制。
据了解,北京市2008年开始实行这一政策,农民除了个人的缴费与集体补助以外,政府提供280块钱的基础养老金。这个方法产生了相当好的社会效果,比如北京市参保率一年提高一倍。
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聊天时承诺将建立农村养老保险,虽然水平还很低,但是今年力争覆盖面达到10%,但没有详细说明实施这些措施的投入额,政府设定的目标也只是说农村养老金计划的覆盖人数将“逐年递增”。
城镇养老金缺口困局
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市里的老人们,也面临着社保养老金缺口扩大的压力,在大城市上海,随着老龄化浪潮的来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上海市民政局最新发布的《2008年上海市老年人口与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显示上海老年人首度突破300万,该市享受各类养老金的人数达到了290.06万人。
去年底,在上海召开的“2008老龄事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公布的数据预测,2010年,上海老年人口总数将达312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3%。
“上海民生的第一大问题,就是社保问题。”在2009年1月13日,上海“两会”第一天,与浦东代表座谈会上,俞正声在总结发言时直言不讳,“上海老工人多,参加社保的人越来越少,户籍又卡得很死,收的越来越少,支出的越来越多。”
显然,多渠道扩充社保养老金缴纳,成为上海当下的紧迫之举。
不止上海一个城市,事实上我国养老保险金的缺口越来越大,按照世界银行的测算,中国养老保险形成债务约3万亿。中央财政用于养老保险的拨款与5年前相比增加了10倍多。
“尽管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一直在努力改革,提高筹资与做实个人账户,但其回报低得无法产生目标替代率。”CSIS全球老龄化项目总监理查德分析,“中国政府实现建立一个充足的与可持续的全国养老制度的目标,需要更加根本性的改革。”
闽公安网备35020302000659号
Copyright @ 2008-2024
沃保保险网 厦门诚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关注我们
- 沃保微信
-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沃保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