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应到提速时 莫让民众苦等待
长期以来,“画地为牢”的社保关系迁移时常受多方限制,日前,《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研究》在国家发改委完成了课题研究。据课题组牵头人、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最快年内将出台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续办法,不过,由于“目前国内各地收入水平差距太大”,中国可能需要30年~50年实现全国统筹的终极目标。
“社保全国统筹或需数十年”,相信许多务工者闻言顿时会涌起掺杂着失望、伤感与无奈的复杂心情。从上世纪90年代诞生,社保不过才10余年的历史,而仅仅要解决全国统筹这一个问题,竟然就要花上数倍于此的时间,按高限算要到社保进入“退休”之龄才能实现,这不能不说是个讽刺。对于生活于流动性时代的中国人来说,为了追逐梦想或生存所需,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个城市已成为庞大群体的生活常态。而社保不能随流动的人同步转移,七零八落的制度碎片拼接不出完整的未来保障蓝图,则已成为人们心头不堪承受之痛。这样因流动而产生的频繁参保、退保,由于手续费等因素,将给参保人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社保全国统筹寄予了所有“流动人”或者说国人的期待。尽管社保全国统筹面临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社保体系长期沿袭地区发展“划疆而治”、户籍与非户籍人口社保双轨制等诸多现实因素,但究其本质是地方利益所造成,而这在技术上其实是非常好解决的。包括学界及专题调研组在内的有识之士,已经提出了基本养老保险各省根据相应基数单独核算、互不干扰汇入同一账户、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计算由连续改为累积、失业保险一部分基金“人走钱走”等建议。这充分说明,破解当下社保体制难题并非无方可解,只要全社会群策群力、积极推进,社保全国统筹的时间表未必要耗费如此漫长的光阴。
确实,与医改、房改一样,社保全国统筹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重大变革,需要决策者科学论证、谨慎从事。但正因其具有的国计民生特征,才更需要增强其民主色彩、民本价值、民生指向。“社保全国统筹继续等待数十年”的冰冷话语,不仅磨损了民众对社保全国统筹改革信心指数,也不符合体制改革需要大胆尝试、勇闯“深水区”、加快步伐进而全面展开的运行规律。至于说到目前国内各地收入水平差距太大,难道30年或50年后地区差异就会消除了吗?在很多人看来,恐怕不再扩大就已经是幸事了。
回想改革开放30年的累累硕果,所取得的各项辉煌成就无不经历了重重争议、左右担忧。与上述上层建筑翻天覆地般的变化相比,社保全国统筹毕竟还属于技术层面的制度完善,需要以几代人的代价来换取么?
司法界有一句名言:“迟来的正义非正义。”意思是再好的法律制度设计,一旦经历了过多的拖延才得以落地,那么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走向反面。与此同理,社保全国统筹关系着千百万民众的切身权益、破除传统城乡藩篱、户籍束缚的国民待遇一体化、影响着“以流动创造财富”市场本质的深入发展,如果总是处于休眠状态,以良好制度来保障社会经济法律齐头并进的改革进程必会被拖累。
社会公平法则包含了两层内容:代价共同承担,利益公平分享。中国发展至今,已经初步具备了经济大国的基础条件——外汇储备超万亿,财政收入及税收高速增长,反哺民众的政府福利和社会保障理应在公平和效率的互动下得以提速。
巨资补贴国企 不如填上社保“欠账”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对大型国企补贴,不如直接补贴低收入人群。从转移支付的角度来看,补贴的是大部分人群而不是一小部分。这样既能理顺价格体系,又不增加CPI上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