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操盘手等炒股软件神奇暴富之谜
成本不高 最赚是售后服务
“说实话,销售炒股软件是一个少见的暴富行业。”11月28日晚,精通程序设计、设计过某款炒股软件的软件销售人员杨洪对记者透露,“一款炒股软件的利润通常是百分之几千,甚至是百分之几万。”
炒股软件设计本身,就已预示着暴利——炒股软件设计并不复杂,相反还很简单。
“所有炒股软件的设计原理都一样,主要是通过设置一些股市指标对当前的股市情况进行技术面的分析,把符合设定条件的个股筛选出来,并在分析之后,显示什么时候应该买入或卖出。”杨洪说,这决定了炒股软件入门门槛很低,只要懂得编程和股票的基础知识,就可以制作出一款软件。
“事实上,编制指标也并不难。不管是KDJ、MACD等传统指标,还是软件公司自己编制的新指标,都是由公式计算出来的。”一家软件论坛版主向记者介绍说。“我就自己设计了一款,只是未投入市场。”
而设计的简单,还造成了炒股软件的日益泛滥。“比如,随便购买一套软件,然后随便找一家懂编程的软件公司,稍微改动下页面、数据,就是一款新的软件问世。”杨洪说。
尽管一款炒股软件实现销售,除了设计,还需要光盘制作、后期维护等一系列步骤,但成本之低还是出乎记者意料。杨洪介绍说,如果能销售出千张左右,每张光盘的成本就能下降到80元左右,发行量越大,摊到每张光盘上的制作成本也就越低。实际上,如果只计算软件制作成本,每张最多只需要5元钱。按此计算,号称发行量上十万的《操盘手》等炒股软件,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既然软件成本不高,为什么价格这么昂贵且出入这么之大呢?
一是代理商的涨水。“成本最多两位数的软件,到代理商手里后,一下子就摇身变成几千元或者更高的价格。”杨洪说,这类公司大多没有自己的服务器,他们通常以极低价格买来软件后,贴上自己的牌子销售。
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最赚钱的不是软件本身,而是售后服务。“软件公司把客户一般分为了普通、会员、VIP三类。”根据杨洪介绍,比如花几百元购买软件的客户不会享受投资咨询服务;会员则根据不同会费享受不同级别的咨询服务;VIP则一般把软件送给股民,软件公司给客户提供几只个股信息,按单收费。“问题在于,如果没有专业指导,普通股民常常看不懂软件。”
11月29日,一家炒股软件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想得到他们的专业指导,就必须先入会。最低级别的会员一个月的会费也要1168元,按此计算,每年得投入上万元。
软件用途 只能提供稍许便利
如果真像软件吹嘘的那么神奇,那么股民花钱买一套软件也还值了,问题是,真的有那么“神”吗?
调查中,许多股民对记者表示,使用软件不仅不“神奇”,还让自己损失惨重。
“再也不敢相信什么炒股软件了。”一名今年刚入市的股民王先生告诉记者,软件销售人员说使用这些软件,保证不被套牢,谁知自己用了这些软件,反倒次次踏空。
老股民也不例外。有6年股龄的何先生告诉记者,他花了4800元买了一款炒股软件,按软件的指令进行买卖操作,频繁地买进卖出,半年时间亏了十多万元。何先生抱怨说,这些软件提供的数据和指标很多时候并不准确,大盘一旦出现1%以上的涨跌,软件好像失灵了一样,没有将该要显示的指标及时地反映出来。
“实际上,炒股软件的作用无非两点:显示走势图和统计交易结果,可以利用炒股软件查看行情时提供便利,帮助用户从技术上把握,但软件本身并不具备选择股票、预测股价的功能。”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分析师举例说,假如某一科技股的市场价格突然上涨,或者国家出台了一项对股市有较大影响的政策,这些基本面上的信息根本不能输入到软件程序中,软件只能按照原来设定的条件进行分析、推荐股票,却不能反映市场的动态变化。
即便不遭遇损失,但事实上,迄今没有任何来自权威方面的数据显示,使用炒股软件后收益大大超过未使用软件股民。2007年9月25日,上海工商局将“操盘手”列入了黑名单,原因就是广告中宣传的“一夜暴富”的股民故事纯属子虚乌有。“炒股能否获得收益,最重要的是心态和眼光,而不是依赖某一款软件。”张成说,自己花费3880元买了一款软件,而同样炒股的父亲则不使用软件,喜欢跑到证券营业厅,半年下来,相同的资金投入,自己还没有父亲赚的多。
不过,一些炒股软件销售商却有不同看法。某款软件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们至今已有5万多收费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