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保险买重疾险好还是百万医疗好?一文解析两大险种核心差异
重疾险与百万医疗险并非“二选一”的单选题,而是健康风险保障中互补的两大支柱,选择的关键在于明确个人需求与经济能力。
一、本质差异:医疗费报销 VS 疾病收入补偿
百万医疗险的核心功能是报销因疾病或意外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覆盖住院费、手术费、药品费、检查费等,且不限疾病类型(需符合合同条款)。例如,因癌症住院花费50万元,社保报销后剩余30万元,扣除1万元免赔额后,百万医疗险可报销29万元,直接减轻患者治疗负担。
而重疾险的定位是弥补罹患重大疾病导致的收入中断风险。当确诊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如癌症、脑中风等)时,保险公司直接赔付一笔保险金。这笔钱不限用途,可用于治疗费、康复疗养费,甚至弥补患病期间的家庭日常开支。
二、五大核心区别:从理赔门槛到保费成本
-
理赔门槛与赔付方式
百万医疗险采用“先自费后报销”模式,需提供医疗发票等凭证,且通常设有1万元免赔额(社保报销后自费部分需超过该金额)。而重疾险是“确诊即赔付”,只要符合合同约定的疾病定义,无需提供费用清单即可获得全额赔付,例如投保50万保额的重疾险,确诊癌症后可直接获赔50万元。 -
保障期限与续保风险
百万医疗险多为1年期产品,最长保证续保期约20年,存在停售或保费随年龄上涨的风险。重疾险则提供长期保障,可选保至70岁、终身等,缴费期内保费固定,不受产品停售影响。 -
费用成本与年龄关联性
30岁人群投保百万医疗险,年保费约300元;但60岁时可能涨至2000元以上(自然费率)。重疾险采用均衡费率,30岁投保50万保额(保终身),年缴约5000 - 8000元,缴费期内价格不变。 -
保障覆盖人群
百万医疗险对健康状况要求严格,既往症、慢性病可能被拒保;重疾险健康告知虽同样严格,但部分产品支持“轻症/中症豁免保费”,即患病后免交后续保费仍享受保障。 -
资金使用灵活性
百万医疗险报销款直接用于医疗开支;重疾险赔付金可自由支配,尤其适合需要异地就医、聘请护工或维持家庭房贷等刚性支出的群体。
三、如何选择:三类人群的投保策略
-
预算有限的年轻人
优先配置百万医疗险,以低保费覆盖高额医疗风险。待收入提升后,逐步补充重疾险(建议保额不低于年收入3倍)。 -
家庭经济支柱
需“百万医疗+重疾险”双保障。例如,年收入20万的家庭主力,建议配置300万保额的百万医疗险(覆盖治疗费)+50万保额重疾险(覆盖3 - 5年收入损失)。 -
中老年群体
若健康状况允许,优先投保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若已无法通过医疗险健康告知,可考虑防癌医疗险或消费型重疾险(如保至70岁)。
如需更多帮助,请点击【免费获取方案】
保险配置需结合健康状况、家庭负债、收入稳定性等综合规划。建议咨询专业保险顾问,定制个性化方案,避免保障缺失或重复投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