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险是哪五种保险个人交多少?2025年最新缴费比例与实操解析
来源:沃保网编辑整理
2025-04-22 15:20:24
导读:
本文详解2025年五险种类、个人缴费比例及计算逻辑,帮助职场人群精准掌握社保权益。
五险的构成与个人缴费标准
1.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保障退休后基本生活的重要险种,2025年个人缴费比例为工资基数的8%,单位承担16%。例如,若某职工月工资为8000元,其个人每月需缴纳640元(8000×8%)。该险种遵循“多缴多得”原则,累计缴费满15年方可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金额与缴费年限、工资基数及地方政策直接挂钩。
2. 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覆盖门诊、住院等基础医疗服务,个人缴费比例为2%,单位承担6.5%。以月薪8000元计算,个人月缴160元(8000×2%)。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地区已试点将医保个人账户余额用于家庭成员共济支付,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
3. 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在非自愿失业时提供阶段性保障,2025年个人与单位缴费比例均为0.5%。月薪8000元者每月个人缴纳40元(8000×0.5%)。申领条件通常要求连续缴费满1年,且需办理失业登记并参加就业培训。
4. 生育保险与工伤保险
这两类保险费用由单位全额承担,个人无需缴费。生育保险覆盖产假津贴及生育医疗费,工伤保险则针对工作期间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提供医疗补偿与伤残津贴。
缴费基数调整对个人的影响
2025年各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普遍上调,例如上海基数范围为7384 - 36921元/月,这意味着:
- 低收入群体(如月薪低于下限者)按7384元基数缴纳,养老保险个人部分为591元/月(7384×8%)。
- 高收入群体(月薪超上限者)按36921元封顶缴纳,医疗保险个人部分达738元/月(36921×2%)。
建议劳动者通过地方人社官网或政务服务APP查询实时基数,避免因单位误操作导致少缴、漏缴。
常见误区与维权要点
- 误区1:“缴费基数等于实发工资”
部分企业以基本工资或最低标准申报缴费基数,规避绩效、奖金等收入。若发现此类行为,可向当地社保稽查部门投诉并要求补缴差额。 - 误区2:“辞职后五险自动失效”
失业期间可转为灵活就业身份继续缴纳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确保社保连续性。以2025年基数下限计算,灵活就业者每月至少需承担养老保险591元 + 医疗保险148元 = 739元。
如需更多帮助,请点击【免费获取方案】获取个性化社保优化建议。合理规划五险缴纳策略,既能减轻短期经济压力,更能为长远生活筑牢保障根基。
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沃保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沃保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先阅读《内容转载授权说明》,按照相关规定获得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资讯内容中如有提及保险产品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保险公司官方正式条款为准;如有涉及信息准确性偏差,请联系沃保官方客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