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银发经济:养老金融如何满足现实需求并推动产业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养老金融作为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支撑,其重要性愈发凸显。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将推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规范发展,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持续加大对银发经济、健康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那么,在当前背景下,养老金融应如何聚焦现实需求,推动产业发展呢?

图片来自摄图网
一、金融产品持续丰富,满足不同养老需求
《指导意见》强调,养老金融要健全体系、增进福祉,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银行业保险业纷纷推出具有养老属性的金融产品,如储蓄、理财、保险等。据最新数据显示,已有超过6000万人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而个人养老金账户可购买的金融产品总数已超过740个。
以中信银行为例,该行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养老需求,于2022年搭建了“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一个账户、一套产品、一个账本、一套服务、一支队伍、一个平台”六大养老业务支撑。此外,中信银行还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创新推出手机银行客户“资产负债表”,为长寿时代居民财务规划提供了新的服务方式。
与此同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也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养老金融的发展。以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为例,该公司为社保基金、3万余家企业、33个职业年金统筹区提供养老金管理服务,管理养老金规模超1.7万亿元。为满足中小企业需求,该公司还与多家商业银行合作开发了10款标准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产品,推动企业年金进一步扩面提速。
二、养老服务不断扩围,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除了金融产品的丰富外,《指导意见》还强调要探索包含长期护理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支持保险机构以适当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实现长期护理、风险保障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有效衔接。
以长期护理保险为例,该险种在多个城市试点,由当地医疗保障局主导,保险公司具体执行经办。通过从医保基金、企业、个人渠道进行多元化筹资,为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据爱心人寿长护险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经办的长护险累计服务待遇享受人数已超过2700人,累计支付基金超过9500万元。
此外,保险公司还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计划。如爱心人寿发布的“守护神爱无忧防癌健康管理计划”,该计划既满足被保险人长期健康管理的需要,又能在其不幸罹患癌症时提供治疗金,实现风险减量。该计划投保年龄放宽到75岁,打破了高龄老人“无保可投”的困境。
三、推动金融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体验
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体验成为银行业保险业的重要任务。为此,《指导意见》提出推动金融适老化改造,通过优化网点布局、改善服务设施、提供专属服务等方式,让老年人享受更加便捷、舒适的金融服务。
综上所述,养老金融作为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支撑,应聚焦现实需求,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养老服务,推动银发经济健康发展。同时,银行业保险业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合作与创新,共同推动养老金融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