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2035年将耗尽是怎么回事?真的吗? 主要原因有两点
养老金累计结余2035年将耗尽
4月10日,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仅从制度赡养率上看(不考虑人均待遇的提高),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付压力在不断提升。简单地说,2019年是由接近2个缴费者来赡养1个离退休者,到了2050年则是几乎1个缴费者需要赡养1个离退休者。
报告预测,基准情境下,2019~2050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在勉强维持几年的正数后将开始加速跳水,赤字规模越来越大。具体来看,2019年当期结余总额为1062.9亿元,短暂地增长到2022年,然后从2023年便开始下降,到2028年当期结余首次出现负数-1181.3亿元,最终到2050年当期结余坠落到-11.28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当期结余是在“大口径”(包括财政补助)情况下测算得到的。如果不考虑财政补助,即在“小口径”情况下,当期结余在2019年就已经是负值,而且下降得更快,到2050年为-16.73万亿元。在“大口径”下,2019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4.26万亿元,此后持续增长,到2027年达到峰值6.99万亿元,然后开始迅速下降,到2035年将耗尽累计结余。
《报告》指出,当前基本养老保险运行参数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例如退休年龄低、缴费年限少、待遇指数化机制尚未建立以及缺乏财务动态调整机制等,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改革方案加以改进。为此《报告》建议,应尽快出台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案。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这几乎已经成了社会各界的一种共识。
近些年来,人口出生率的迅速下降,使得我国的人口红利正面临着枯竭的困境。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0-15岁的“小朋友”为2.48亿,但60周岁及以上的“老朋友”却有2.5亿。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负担不断加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付压力也在不断提升。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延长人口的劳动寿命,充分挖掘老年人市场,是应对人口红利衰减的必选项。在欧美日等国家,白发老者的劳动参与率持续上升。比如在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在2013年以后就开始超过了20%,2018年达到了23.7%。据统计,目前我国60-65岁人口数量有8300多万。假如延迟退休政策能够尽早出台的话,那么我国劳动力市场当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将大大增加,社保负担也将随之而减轻不少。长期以来,由于法定退休年龄过早,我国老年人市场远未开发出来。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之一,平均退休年龄还不到55岁,这不但造成了劳动力的浪费,更加重了社保的负担。因此,要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口红利”,需尽快出台延迟退休政策,完善老年就业市场。
全球养老金压力
放眼全球,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国家不在少数。在人口老龄化严重且社会福利高的欧洲国家,养老金问题尤其突出。
在亚洲,日本是养老金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日本同样面临如何长期维持养老金体系的挑战。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日本政府计划修订高龄政策,鼓励人们把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推迟到75岁,届时每个月能领取的金额会是65岁就领取金额的近两倍。
据报道,日本人原则上可在60到65岁之间领取养老金,然而当局欲为“百年人生社会”制定新政策,计划把领取年龄推到70岁以后。目前,日本劳动部门正召集专家,要草拟相关修订法案,计划2020年在国会通过。
此前,日本当局发布了一些数据,称若推迟领取养老金,所得金额会有不同。例如,若是在65岁以后领取,每推迟一个月,金额就增加0.7%;若推迟到70岁,则比原本多42%;推迟到75岁的话,会比65岁时领多84%。
日本经济新闻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70岁以上老人有15%留在职场,有3成的70岁以上老人表示希望继续工作。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1、人口老龄越来越严重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一直都比较严重,并且问题日益严重。未来30年的赡养率将翻倍,现今需要两个缴费者赡养2个退休人员,预计在2050年可能就需要1名缴费者赡养1名退休人员。
2、养老保险基金出现赤字
目前养老金的结余预计在2028年出现赤字,并且赤字将会不断扩大。并且我国当期结余两极分化很严重,各地区养老金基金的上缴差距大,中央调剂指定只是暂时缓解了这种情况。如果不考虑国家的财政补贴,全国养老金当期结余今年已是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