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验证码
您需要
1位
2位
3位
保险客服为您解答
【多家对比更放心】
立即咨询
 
我已阅读并同意沃保网的用户协议

“通信行程卡”13日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

来源:沃保网编辑整理   2022-12-12 13:38:23
导读: “通信行程卡”13日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健康码会退出历史舞台吗?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各种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一、为何会有通信行程卡?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俗称“行程码”。是由信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利用手机“信令数据”,通过用户手机所处的基站位置获取 ,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免费提供的查询服务,手机用户可通过服务,查询本人前14天到过的所有地市信息。

2021年3月30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 “防疫健康码”已整合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相关信息,可在健康码中显示用户,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等行程信息了,助力健康码 “一码通行” 。9月,为助力群众安全出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把健康码和行程码整合“一页可查”。

2022年6月29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7月8日起,通信行程卡查询时间范围由14天调整为7天。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

二、健康码也要退出生活了吗?

随着疫情防控的结束,原来处于管控目的的健康码、行程卡、场所码等,都应该退出了。

疫情防控期间属于紧急状态,个人出于公共防疫利益,可以让渡部分个人隐私,但防疫结束后就没有理由再继续追踪公众的个人行踪数据,此前留存的数据也应该销毁或封存。与此同时,过去几年中,政府在推行健康码的过程中搭建的数据架构和技术基础设施,也没有必要完全废弃。而且公众也在使用健康码的过程中提升了应用数字化工具的能力,尤其那些不熟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大多已经学会了基本操作。

健康码是核武器,不是常规武器,不能常态化。今天的个人行踪轨迹,就是任何一个个人在网络空间最敏感的个人信息,决不能轻易收集和保存,更不能因为便捷性而应用上瘾。

过去3年健康码,是以民众让渡巨大的隐私权为代价的,只能作为临时应急使用,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健康码出现之初,大家对疫情应对准备不足,中国还没有《个人信息保护法》。政府应对疫情还不具备基本的数据和技术能力。而随着抗疫进入常态化,健康码该刀枪入库了。原有的数据都应该及时销毁。即便特殊场合的特定应用,也应该严格限制在公共服务之内,政府背书确保数据安全和不滥用。尤其是商业企业提供的健康码、场所码服务,更是早就应该退出舞台。

尤其是互联网巨头,要有真正的敬畏心,不要迷恋健康码这种突破常规的超级“数据吸尘器”。实际上,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真正落地,就已经不应该再有健康码。现在的健康码,事实上是超越《个保法》对数据收集的基本原则。所以,现在虽然迟到点,但是,也算功成名就了。愿以后我们再也不需要健康码了。

想了解热门重疾险的请点击:2023重疾险排名前十名

想了解商业养老保险的请点击:2023最好的商业养老保险推荐 、泰康商业养老年金保险

想了解增额终身寿险的请点击:2023增额终身寿险排名最新

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沃保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沃保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先阅读《内容转载授权说明》,按照相关规定获得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资讯内容中如有提及保险产品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保险公司官方正式条款为准;如有涉及信息准确性偏差,请联系沃保官方客服。
0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相关资讯
购买
请留下您的信息,沃保网立即指派 [平安人寿] 的优秀代理人为您服务:
* 您的姓名:
 电子邮箱:
* 手机号码:
* 所属地区:
恭喜您,提交成功!
  • 为了使您及时获得专业服务,请谨记您的沃保账号:
  • 登录邮箱:
  • 初始密码: 123456 修改密码
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为您安排咨询和报价。
您还可以拨打沃保服务热线:0592-3662001,我们欢迎您的咨询!
扫描沃保微信
手机页:“通信行程卡”13日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
右击另存为下载到本地

“通信行程卡”13日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