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res.vobao.com/Images/v5/pc/news/tip.png)
开启以量补价时代 人身险费率改革方案上报
来源:沃保网编辑整理
2013-05-29 09:53:20
导读:
【编者按】人身险(寿险、健康险、养老险)费率改革自研究论证开始备受业内外关注。继3月初独家报道改革草案后,据悉,近日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方案已经上报至高层,年内获批实施的可能性较大。消息显示此次改革条件基本成熟,但分红险放开引分歧,最终迎“以量补价”时代。 因事关保险行业大局走向,人身险(寿险、健康险、养老险)费率改革自研究论证开始便备受业内外关注。继3月初报道改革草案后,近日
【编者按】人身险(寿险、健康险、养老险)费率改革自研究论证开始备受业内外关注。继3月初独家报道改革草案后,据悉,近日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方案已经上报至高层,年内获批实施的可能性较大。消息显示此次改革条件基本成熟,但分红险放开引分歧,最终迎“以量补价”时代。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改革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但考虑到对行业的深远影响,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渐进式放开;虽然短期可能会造成市场竞争加剧、保单利润率下降,但长期来看降价有助于提升产品吸引力,人身险行业“以量补价”时代或将开启。
改革条件基本成熟
人身险费率改革将重点从放开产品定价利率着手。
自1999年至今,人身险产品的定价利率一直实施监管管制(预定利率不得超过年复利2.5%)。预定利率是指,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承诺给客户的投资收益率。而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率高于预定利率的部分(还要扣除部分附加费用),就是保险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即业内俗称的“利差”。
但事实上,预定利率管制所形成的高利差并不能长期维持。来自基金、银行、信托等产品的竞争,使得人身险产品尤其是普通型人身险(是指签发保单时保险费和保单利益确定的人身保险,俗称“传统险”)产品由于利率低而失去了吸引力。
种种迹象表明,保险定价利率的僵化已成为阻碍保险业发展的一大原因。
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来看,目前改革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一来,在其他金融产品的冲击下,人身险定价利率市场化乃大势所趋,定价利率放开有望从根本上释放制约保险增长约束,提升保险机构市场竞争力;二来,多数保险公司对于改革已经做好准备,并且已经通过推出与特定资产项目挂钩的专项保险产品(自行确定产品费率),来提前进行改革试水。
分红险放开引分歧
根据最初的草案,改革将分四步走,首先将试点放开传统险及与特定资产项目挂钩的专项保险产品。然而据了解,在随后的小范围征求意见过程中,又传出了将分红险一并作为首批放开试点险种的消息。
但这一提案并未得到大部分大型保险公司的支持。因为从目前的保费结构来看,传统险占比较小,而分红险占比较大。显然有保险公司担心,初期放开的幅度越大,就越会影响到公司的保单利润。
但事实上,分红险是不是在首批放开范围,对行业和公司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为行内人所熟知的是,分红险已经可以通过调节分红水平的高低,来变相实现定价利率的市场化。即便是在投资业绩较差的这几年,保险公司在分红险上的分红水平也基本都在2.5%之上。
不过,来自行业的呼声显示:从自下而上来看,当前行业环境并不适合全面放开定价利率,而应是积极审慎、渐进式改革。
首先,行业当前抗风险能力不强。1999 年以前的高利率保单尚未完全消化,最近3 年资本市场表现不佳又拖累行业盈利能力,寿险公司普遍依靠发行次级债来达到监管资本要求。同时,行业当前还面临着治理销售误导、保单集中到期和退保率升高带来的经营性现金流压力问题。
其次,当前监管环境不适合全面放开。当前偿付能力监管标准是将最低偿付能力要求设定为法定保险合同准备金和风险保额的一定比例,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没有对风险较高的高定价利率保单提出更严格的资本要求。高定价利率保单将采用较高的评估利率,导致法定准备金下降,从而最低资本要求反而会降低。所以,当前一刀切的偿付能力监管体制并不适合定价利率全面放开。
迎“以量补价”时代
对于投资者来说,人身险产品定价利率放开的正面影响毋庸置疑。一旦展开试点,投资者将可以买到价格更低的寿险产品。
然而,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则意味着持续多年的高利差时代的逐步终结,“以量补价”时代的开启。
改革的推进,将给保险公司带来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品利润率的下滑压力。根据一家保险公司内部测算,试点将对其当期新业务价值的负面影响约10%,对利润的影响将在两三年后逐步体现。
硬币总有正反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保费价格的降低也将有助于提升保险产品吸引力,缩窄保险产品与其他高收益产品的相对利差,从而降低其他高收益产品对保险产品的替代冲击,中长期有望对保费增长带来正弹性。
不过,改革最终对行业产生影响的力度和深度,将视“以量补价”的效果而定。
相关链接
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沃保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沃保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先阅读《内容转载授权说明》,按照相关规定获得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资讯内容中如有提及保险产品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保险公司官方正式条款为准;如有涉及信息准确性偏差,请联系沃保官方客服。
相关资讯